顺丰进军水产生鲜运输物流无人机监管尚未完善
10月25日消息,顺丰申报的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空域申请近日得到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正式批复,该公司终于拿到了阳澄湖全湖面及周围部分陆地的无人机运输许可。据悉,其未来将用于大闸蟹等特色生鲜水产的无人机运输。此前,顺丰还曾在赣州南康区获得正式批复,并开启了无人机物流试点。
近些年来,在电商的快速发展下,物流运输和配送的需求也出现了巨大的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物流无人机领域进行大胆尝试,在亚洲范围内,我国也变成了消费级无人机的领先地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为121.3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54亿元;民用无人机为67.3亿元,而消费无人机又占民用无人机总市场规模的40%。
而从时间上来看,顺丰其实是国内最早进入无人机领域的物流企业。早在2012年,顺丰创始人王卫便提出了无人机商业设想,并开始寻找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解决方案。当时,顺丰的合作方则是现在专注植保无人机的极飞科技。紧接着,在2013年,该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就完成了内部测试,其时间点基本上和亚马逊发布物流无人机处于同一阶段。与此同时,京东、苏宁、中国邮政、菜鸟等电商、物流企业也相继展开布局。
事实上,随着物流无人机行业的火热发展,其技术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大规模的投入商用,却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归根结底,在无人机应用方面,我国的监管政策乃从无到有仍处于摸索阶段,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顺丰速运集团副总裁李东起就曾表示,现在要制定出普世的无人机规章为时尚早,也不具备条件,并且飞行员级别也需做调整,同时非常需要监管当局制定通讯标准。
目前,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民航局采取的是积极鼓励先行先试的方式,但无人机很多标准仍还在制定当中。虽然民航局已经成立了飞标司、适航司、空管办及运输司通航处(管经营许可试点)来支持无人机试点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对接的口径相对要较多,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审批流程也还有优化的空间。总的来说,我国无人物流行业还是缺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
此外,我国对空域的管制历来较为严苛,虽然一些企业在无人机物流方面已经拿到了部分空域的许可,但该应用场景的投资回报还未得到验证之前,在未来几年内此形势就不会成为主流。
并且,企业得到空域书面批文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随意乱飞,其所有的飞行计划还是需要单独申请的。得到许可的这些空域之间也是呈现一种彼此独立的状态,企业只能在其中进行小范围的配送,想要进一步推广还是为时尚早。
- 2022-07-06[资讯]-盈峰中联环境湿垃圾专车专运常熟环卫双管齐下
- 2022-07-06[资讯]-监控摄像头维修多少钱
- 2022-07-06[资讯]-监控设备怎么和手机联网
- 2022-07-06ST沈机披露公司重整进展全面启动债权申报登记及审查工作[新闻]
- 2022-07-06南昌地铁2号线红谷中大道站至阳明公园站完成施工顺利穿越赣江[新闻]
- 2022-07-06[资讯]-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阜阳有望增加三条线路
- 2022-07-06[资讯]-皖江城市带区域规划获批装备制造业被圈定
- 2022-07-06[资讯]-盐城至南通铁路客运专线将于年内开工2019年前后建成通车
- 2022-07-06[资讯]-盖州市召开石材加工企业整治工作会议持续推进石材行业整治工作
- 2022-07-06沃尔沃重卡两大途径扩大中国市场份额[新闻]